學習目標
1.知道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了解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及其影響,知道中國牽制大部分日軍,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2.理解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3.了解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轉折點,分析其重大意義。
4.知道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公告,理解為取得二戰根本勝利,不同性質的國家之間的合作。
5.二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結束,通過分析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歷史原因:凡爾賽體系加深了各國之間的矛盾。
直接原因: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法西斯政權上臺。
重要原因:綏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
1、戰爭在亞洲的爆發
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
爆發的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
3、二戰的擴大(歐洲東線戰場):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
二戰的進一步擴大(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影響
對日:取得重大勝利;但戰略上失敗,國力差距為失敗埋下禍根。
對美:重大損失,但促使美國參戰。
整個戰局:使二戰達到了真正的世界規模。 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為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和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
中國抗日戰爭與二戰的關系
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主要戰場:隨著戰爭的推進,形成了歐洲西線、北非、歐洲東線及太平洋等主要戰場。
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意義: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二戰的轉折點:
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意義:
①蘇德戰場轉折點,也是二戰的轉折點;
②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爭,鞏固和發展了反法西斯同盟。
1942.6.3 中途島戰役---太平洋戰場轉折
1942.10.23 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轉折
3.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垮臺,9月3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0月13日,意大利對德宣戰。
4.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反攻)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
(1)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對德國形成了夾擊之勢。
(2)促使法國全境的解放。
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
1.雅爾塔會議
1945年,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三位國家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
內容: ◆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戰后分區占領德國
◆決定戰后建立聯合國
◆蘇聯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影響:①積極:進一步協調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的勝利。
②消極:體現大國強權,出賣弱小國家利益;依據雅爾塔會議的基本原則,二戰后美蘇重新劃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蘇爭霸的新格局——雅爾塔體系。
2.德國投降:
(1)攻克柏林:1945年4月16-30日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
(2)德國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1945年5月8日
標志著二戰的歐洲戰場結束。
3.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影響:
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1.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浩劫。
2.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3.改變了世界格局,形成了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
4.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殖民體系的瓦解。
5.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蘇聯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社會主義越出一國范圍,力量不斷壯大。
6.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
二戰勝利的原因
1.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是反侵略、捍衛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戰爭。
2.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聯合、統一戰線的建立。(根本原因)
3.各國人民英勇作戰。
4.采取了正確的經濟、政治、軍事策略
5.人們對和平的追求與向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啟示
1.熱愛和平,遠離戰爭
2.人類的命運休戚相關,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
3.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應對人類所面臨的挑戰

張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熱愛教育,有多年教學經驗,講課風趣幽默,親和力強;條理清晰,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