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眾化教育,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積極方面的影響。
2、了解由于工業革命,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進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也帶來一系列的后果。
3、認識西方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
一. 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一)工業革命與人口的關系
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
原因: 1、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
2、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3、政局穩定。
表現: 英國: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900萬増加到1800萬。
美國: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口增長更為驚人,19世紀20年代人口約為1000萬,到1914年人口已超過1億。
(二)工業革命促使勞動力結構變化
1、農業人口減少;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
2、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為地位提高創造條件)
(三)大眾教育(目的:為了工業化的需要)
19世紀中期以后,為適應工業化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德國和法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
中等教育--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費義務教育--1870年,英國法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系統教育體系--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二、城市化
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三、社會問題
有益的變化:人口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教育的普及;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變化;
有害的變化:社會矛盾激化;環境污染
工業革命是把雙刃劍,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更豐富。但也帶來了社會兩極分化,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人們追求的文明生活應是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環境優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張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熱愛教育,有多年教學經驗,講課風趣幽默,親和力強;條理清晰,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