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內容
《化學與農業生產》
學習目標
1.知道常用花費的名稱和作用及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2.辯證地認識花費、農藥的利與弊。
3.學會銨鹽(NH4+)的檢驗方法。
一、化肥簡介
植物生長需要養分,土壤所能提供的養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來補充。
農作物所必須的營養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等,其中氮、磷、鉀需要量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鉀肥是最主要的化學肥料。
化學肥料是用礦物、空氣、水燈作原料,經化學加工制成的肥料(簡稱化肥)。
化肥的增產作用占各增產因素總和的30%~60%。
1、氮肥
氮是之物內核酸、蛋白質和葉綠素的組成元素。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莖、葉生長茂盛,夜色濃綠。
常見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氮水:(NH3·H20)
·銨鹽:NH4HCO3、NH4CI、(NH4)2SO4
·硝酸鹽:NH2NO3、NaNO3
多識一點
①空氣中雖然含有大量的氮氣,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氣。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氣轉化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我來動手做實驗
銨鹽(NH4+)的檢驗
分別把氯化銨、硝酸銨、硫酸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在研缽中混合研磨,聞放出的氣味。
在實驗室里檢驗(NH4+)的方法
取樣品少許放入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在試管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有刺激性氣味且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則證明樣品中含有NH4+
氮肥施用時的注意事項:
因為銨態氮肥遇堿性物質會放出氨氣,從而使肥分流失。所以銨態氮肥不能和堿性物質一起混合施用。如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熟石灰等。
2、磷肥
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參與各種重要的代謝活動,與植物的細胞分裂、生成及有機物的轉化等有密切的關系。磷可促進作物生長,使之穗粒飽滿,還可以增強抗寒、抗旱能力。
常見的磷肥:
①磷礦粉:Ca2(PO4)2
②鈣鎂磷肥:鈣和鎂的磷酸鹽
③過磷酸鈣:Ca(H2PO4)+CaSO4
3、鉀肥
鉀具有保證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狂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常見的鉀肥:
硫酸鉀(K2SO4)
氯化鉀(KCI)
4、復合肥料
復合肥料:同時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二氫銨(NH4H2PO4)
磷酸氫二銨(NH4)2HP04、硝酸鉀(KNO3)
【課堂練習四】
農民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此時不能同時使用的化肥是( )
A 氯化鉀 B 硫酸鉀
C 過磷酸鈣 D 硫酸銨
二、常用化肥的鑒別方法

【課堂練習五】
下列化肥中,從外觀即可與其他化肥相區別的是( )
A 硫酸鉀 B 硝酸銨
C 磷礦粉 D 氯化鉀
【課堂練習六】
為鑒別NH4HCO3、(NH4)2SO4、KCI、K2SO4四種化肥,某同學設計了如下所示的實驗方案,請你根據每步實驗現象將有關化肥的化學式填寫在下圖相應的空格中。

四、化肥和紅藥使用的利與弊
使用的利:化肥的使用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農藥是保護和提高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藥劑。
使用的弊:化肥使用形成土壤污染、土壤退化、水、大氣環境的污染:農藥的使用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的害處
水中氮、磷等職務所需的營養元素含量過高,導致水中的藻類職務大量繁殖,使水質惡化,嚴重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小結:
1、氮肥、磷肥、鉀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農藥對提高農產品有重要作用,但也會帶來環境問題,要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并注意減少污染。
3、利用物理,化學性質的不同初步區分常見化肥的方法,如:看外觀、加水、加熟石灰等方法。
【課堂練習六】
熊健同學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個化肥“蛇皮袋”上印有如圖所示商標,還嗅到一股氣味。熊健向舅父解釋說:
(1)這包化肥是__氮___肥,能促使作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每袋化肥中含該元素的質量至少為__17___kg。
(2)該化肥在施用時不能與__堿___性物質混合。因 __硝酸銨與堿性植物反應會生成氨氣使肥效降低_____。
(3)這袋化肥中NH4NO3的含量是__97.2%___.
【課堂練習七】
小強同學在公共場所的圍墻上看到一則如圖所示的化肥廣告。
(1)小強通過計算氮的質量分數發現該廣告是虛假廣告,請你寫出小強的計算過程和判斷依據。
(2)小強將此化肥拿到質檢部門檢測,發現其實世紀含氮量只有45%,請你計算這袋化肥中氮元素的實際質量。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王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專業技能突出,經驗豐富,多次獲年級和學校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