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體味文化》
1、課標要求:觀察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階層的文化生活,體察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說明現代社會中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意義
2、依據課標要求我們把本課的學習重點確定為:
(1)文化的含義
(2)文化的表現形式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學習提綱: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有哪些特點?
3、文化的形式是怎樣的?
4、如何理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一、體味文化
(一)文化“萬花筒”
(1)文化形式:豐富多彩
(2)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義:是相對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內涵)。
它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含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外延)。
2、關于文化含義的理解(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而不是純粹自然的。——文化即“人化”,人是文化的創造者
2)文化是逐步培養的而不是天生和自發的?!幕瘎撛炝巳吮旧恚耸俏幕南碛谜?br>
3)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文化現象的實質是精神現象
(三)文化的力量
1、正確區分文化與文化活動
A、思想、理論、道德、教育、科學、文學等屬于文化
B、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2、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2)文化既影響個人成長,又影響民族和國家的歷史。
3)文化的性質不同,其價值和作用也不同(先進、積極、健康文虎與落后、消極、腐朽文化的作用截然不同。)
練習:
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34567
1)西雙版納植物王國 2)黃山自然風光 3)莫高窟的飛天壁畫 4)大汶口文化遺址 5)宗教活動 6)克隆技術 7)倫理道德觀念 8)生產資料所有制 9)鄉鎮企業 10)軍隊
辨別以下觀點:
1)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2)文化對社會發展及個人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
3)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
4)先進的、健康的的文化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閱讀以下材料:1)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堅決查處傳播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出版物。
2)1920年《共產黨宣言》第一中譯本出版。青年毛澤東潛心研讀后,完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他說:“從此以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歷史上,馬克思主義幫助無數有志青年成長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
結合材料1)、2)討論:文化對個人成長有何影響?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
3)在歐洲,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直接催生了列寧主義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從此以后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
4)《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她必將成為我國實行全面小康,構建和和諧社會的巨大精神力量。
思考討論材料3和4說說文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反動的、腐朽的、沒落的文化則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李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語言生動幽默,課堂氛圍活躍,具有親和力。課堂內容豐富且突出重點,語言明了、有條理,很容易使學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