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從總體上看,全球范圍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但是各地區又存在地域差異。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說自然地理環境中不可能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我們每個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從旅行中獲得對地域差異現象的感性認識。從我國炎熱的南方到溫涼的北方,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內陸,從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頂,都可以觀察到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的顯著差異。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體現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即規模有大有小。其中,我們熟知的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是全球性的地域分異。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比全球性地域分異的尺度小。陸地上不同的地區,由于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互不相同,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類型,又形成了與之相對應的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從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中可以看出,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由赤道到兩極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熱量為基礎的。緯度方向上的地域分異,包括低緯和高緯地區橫穿整個大陸的地帶,以及中緯度在一定范圍內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橫穿整個大陸的自然帶有苔原帶、針葉林帶、熱帶雨林帶。在中緯度地區,受海陸分布影響,大陸東岸、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都各有自己獨特的地帶組合。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組合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與針闊混交林帶;大陸西岸中緯度地帶組合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大陸內部中緯度地帶組合有兩種形式:中部的亞熱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側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帶。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也產生了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水分變化為基礎的。由于受海洋水汽影響的程度不同,從沿海向內陸,干濕狀況差異很大,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這種變化在中緯度地區表現較為明顯。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陸地上有許多高大的山脈。隨著海拔的變化,這些山脈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自然景觀也相應地呈現出垂直分布規律。山地垂直帶是在水平地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山麓與水平帶一致,垂直帶譜與其所在緯度向較高緯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帶譜相似。垂直地域分異與山地所在緯度、高度密切相關,即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譜越完整。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李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先進教育工作者,市歷史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