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 第六章 北方地區 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二)
一、單項選擇題。
“睡城”也稱“臥城”,主要指大城市周邊人口相對集中的大型社區或居民點,人口雖然大量入住,但是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覺,白天開車或乘車趕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隸屬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國眾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間的道路上,呈現出明顯的“潮汐式”流動。如圖為燕郊相對位置示意圖,圖中箭頭及數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離。讀圖完成3~4題。
3.燕郊成為“睡城”,其原因有()
①交通便利 ②工資水平高 ③房價相對較低?、芘c北京、天津的距離較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人口“潮汐式”流動會給北京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下列有利于緩解這些問題的措施是()
A.在燕郊及附近地區大量建住宅區
B.在北京與燕郊之間增建設高速公路
C.北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D.燕郊及附近地區承接北京轉移的部分產業
5.北京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A.靠近山西能源基地,資源集中
B.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C.大學和科研機構多,人才集中
D.城市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6.下列做法與北京建設宜居城市相適應的是()
①鼓勵居民購買私家車,方便出行
②在城市中心建設開放式街心公園、綠地、廣場
③首鋼舊址改建工業遺址公園
④拆除胡同和四合院,建設高樓大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指出,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谝陨铣鞘新毮?,以下企業最適合在北京發展的是()
A.機器人研發
B.鋼鐵工業
C.石化工業
D.紡織印染
9.下列關于北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
B.四合院是北京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
C.近年來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D.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人們居住
二、按要求做題。
1.京城“水脈”今昔大不同,讀圖文材料回答(1)~(5)題。
【材料一】下圖是“元大都水系圖”。元代水利學家郭守敬引西山白浮泉水,修水渠到翁山泊(昆明湖前身),再流經積水潭至通惠河。從此積水潭成為北京最繁華的河運碼頭。
【材料二】下圖是“南水入京示意圖”。2018 年 4 月,從昆明湖的團城湖調節池至第九水廠的“團九二期” 輸水工程啟動施工。北京市“南水”輸水環路將由此實現地下全封閉,而團城湖對水量的調節功能也會進一 步加強。
(1)讀圖,元大都水系工程________(順/逆)地勢引水,流向是________。水系的建成為元大都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
(2)數百年后的今天,北京成為一座嚴重缺水的城市,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至少兩 項)。
(3)南水北調工程是基于我國水資源________的分布特點而設計實施的。
(4)昔日元代水系和今日入京“南水”都要經過________湖,其作用相當于一座水庫,可以________水量。
(5)“南水”入京后,全部變為地下封閉輸水,其目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選擇填空)。
A.減少污染,保障用水安全
B.避免夏季暴雨,導致洪澇
C.避免冬季結冰,影響輸水
D.便于企業和居民沿途引水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趙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認真的教學態度,生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容易接收所學知識,不會枯燥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