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1.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A
一、選擇題
1、通過分析下列實驗或現象,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說明黃銅的硬度比銅片大。
B.實驗既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又可以說明氨水顯堿性。
C.實驗既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圖中煤爐里煤炭上方燃燒產生的藍色火焰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某些金屬工藝品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同學們認為它可能和鐵一樣,有磁性。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 “我們可以先拿磁鐵來吸一下”。就“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假設
B.實驗
C.觀察
D.做出結論
3、在“影響蠟燭燃燒時間的因素”的實驗探究中,以下假設不合理的是( )
A.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可能與蠟燭的顏色、質地有關
B.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可能與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顏色有關
C.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可能與所扣的燒杯的粗細、高矮有關
D.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可能與蠟燭的粗細、高矮有關
4、蠟燭(足量)在如圖甲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D.蠟燭燃燒前裝置內只有氧氣
5、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們利用多功能傳感器對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前后氣體成分的變化進行測量,傳感器采得實驗前后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相對濕度 氧氣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蠟燭點燃前 48.4% 18.7% 0.058% 0 蠟燭熄滅后 71.6% 15.6% 3.643% 0.0182%
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可推理出的結論是( )
B.蠟燭燃燒的過程只發生了化學變化
C.蠟燭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D.此過程中蠟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二、填空題
3、下面是一學習小組針對科學探究提出的幾個問題,請將下列所述基本環節補充完整。
(1)“呼出的氣體是什么?”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環節;
(2)“呼出的氣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屬科學探究中的環節;
(3)“呼出的氣體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屬科學探究中的環節;
(4)將呼出的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變渾濁,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環節;
(5)“這個實驗既簡單,現象又明顯”,某同學的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環節。
上述各環節的正確順序是。(填上述數字序號)
三、解答題
1、小明在觀察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的實驗后,說石蠟燃燒和石蠟受熱融化都是化學變化。你認為小明的說法正確嗎?請簡述理由。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邢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熱愛教育,樂于教育,有高尚的師德,事業心強,治學嚴謹,教育教學成績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