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單選題
1.“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制定于( )
A.北伐戰爭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朝鮮戰爭時期
2.下圖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與北平國民黨守軍換崗的情景,這一事件意味著( )
A.國共和談的恢復
B.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C.平津戰役勝利
D. 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
3.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這一戰役的戰果是( )
A.開辟了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B.拉開了戰略大決戰的序幕
C.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D.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4.下圖為淮海戰役中“人民群眾積極支前”的場景,這體現了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是( )
A.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B.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C.人民的積極支持
D.解放軍武器先進
5.
1950 年,梁思成說:“沒有他,人民現在不可能再看到故宮、頤和園,炮火會將古城北京的一切都變成瓦礫。”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毛澤東
B.蔣介石
C.朱德
D.傅作義
6.與下圖所示戰役形勢相符合的歌詞或口號是( )
A.打倒列強,除軍閥
B.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C.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D.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8.下列屬于1947年底東北解放區土地改革政策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B.平均地權
C.實行減租減息
D.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二、材料分析題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政策: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措施: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制定土地改革總路線
3.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個解放區先后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經過艱苦的工作和斗爭,歷時一年多的土改革命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4.影響: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
1、挺進大別山
作用:大別山地處武漢和南京正中間,控制住大別山就意味著西可取武漢;東可取南京,可謂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唾手可得。
2、三大戰役
①決戰的條件:國民黨的力量嚴重削弱,共產黨的力量顯著增強,決戰時機來到。
②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1948.9—1949.1)
三大戰役發動的先后順序是遼沈、淮海和平津戰役。從位置上看,從北往南依次是遼沈、平津和淮海戰役。
③三大戰役勝利的意義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軍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④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
政治:建立民主政權
經濟:實行土地改革
軍事:毛澤東等人高超的指揮藝術
社會: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共產黨召開七屆二中全會
時間:1949年3.5—13
地點:河北西柏坡
主要內容: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毛澤東告誡全黨“奪取全國的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3、渡江戰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張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歷史教研組長,年級主任,中學高級教師。 有很高的教研、教育、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