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寓言兩則》
《濫竽充數》
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情況,就到齊宣王那里,自稱技藝高超,請求參加吹竽隊。齊宣王把他編在吹竽隊里,給他很高的待遇。每逢吹竽,南郭先生總是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發覺。
后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的愛好與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
《邯鄲學步》
從前,燕國壽陵有一個人,嫌當地人走路的姿勢不好看,決定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去學走路。
一進邯鄲城,他就覺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姿勢十分優雅,很有特點,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擺地學起來。
學了幾天,不見進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習慣太頑固了,只有把原來的走法徹底忘掉,才有可能學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擺手、扭腰,都機械地模仿邯鄲人的姿勢。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新的走法沒有學會,原來的走法倒全忘了。當他返回燕國時,只好爬著回去。
課后練習
1、朗讀課文。
2、討論:這兩則寓言包含著什么深刻的道理?
3、你能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濫竽充數”這個成語嗎?給大家舉個例子。
☆展開想象,說說南郭先生逃走后會怎么樣;學走路的燕國人爬回去后,人們會怎樣議論他。選擇其中一則,續寫故事。
識字
濫 竽 郭 腮 腔 雅 徹 械
詞語花籃
待遇 姿勢 頑固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馬老師
女,小教高級職稱
市級重點小學語文教師,優秀教師、“教學標兵”,曾在全省、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