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瘋狂的戰車》
和平到來了嗎
英法等國的軟弱退讓非但沒能換來和平,反而造成了法西斯的步步緊逼。在吞并奧地利后,德國又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于10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給予“國際保證”。
《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英法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取得與德意侵略者的妥協,但換來的只是短暫的和平。
《慕尼黑協定》簽字后,希特勒得寸進尺,很快便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閃擊波蘭
1939年9月1日凌晨,按照早已制定好的“白色方案”,德軍以強大的兵力,從西南、西北、北部三個方向突然侵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兩國于9月3日對德宣戰。
“巴巴羅薩計劃”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分三路進攻蘇聯。蘇軍猝不及防,節節失利。德軍很快逼近莫斯科近郊,蘇聯面臨著最危急的局面。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
“虎!虎!虎!”
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艦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幾個小時內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使其喪失戰斗力達半年之久。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王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長期工作于教學一線,敦品勵學,止于至善。